「世界如此美麗,值得人們為它奮鬥。」這句出自海明威小說《戰地鐘聲》的話語,不僅道出了人類對美好世界的嚮往,也提醒我們:即使在科技飛速發展、虛擬世界日益擴張的時代,真實的自然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根源。
當人工智慧與數位科技如洪流般席捲而來,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、思考模式,甚至與大自然互動的方式時,我們不禁要問:在虛擬與現實交會的浪潮中,人與自然的連結該如何維繫?我們又如何在兩者之間,為這個世代找到最理想的平衡?
進入21世紀,AI與數位科技已滲透社會每一個角落。從智慧型手機到雲端平台,從遠距工作到虛擬實境,現代人的生活與虛擬世界越來越緊密。2019年,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攜手Funique VR Studio推出《微距大冒險》VR影片,運用全球獨家的3D微距拍攝技術,原本希望讓大眾以全新視角親近自然。然而,突如其來的COVID-19疫情,讓遊客中心時而半開放、時而關閉,園區也因此必須尋求新的突破。
對國家自然公園而言,傳統一直仰賴實地導覽與現場互動的生態教育。面對空間與人流的限制,園區團隊進一步嘗試將自然公園搬上Gather Town等虛擬互動平台,讓參與者能以虛擬分身在園區中漫遊,參與線上導覽與互動活動。
這些創新的嘗試,確實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,讓遠在異地、甚至海外的人也能參與自然公園的導覽與學習,擴大了環境教育的影響力。然而,這種虛擬體驗同時也揭示了現實與虛擬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。許多參與者坦言,線上導覽雖然能傳遞知識,卻無法取代親臨現場的感官震撼。
大自然的微風拂面、鳥鳴入耳、花香撲鼻,以及導覽員與遊客間真實的互動與情感交流,這些都是螢幕無法複製的溫度。虛擬世界可以提供資訊與知識,但很難激起人們對自然深層的共鳴與情感連結。
然而,否定虛擬科技的價值並不明智。事實上,數位科技的進步已成為推動環境教育、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工具。透過大數據分析、AI監測、線上教育平台等方式,保育工作者能更有效率地監控生態、推動教育、管理資源。
問題的核心在於:我們如何善用虛擬科技,而不迷失其中?如何讓科技成為人與自然之間的橋樑,而不是阻隔?這正是當代社會必須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。
虛擬世界可以是認識自然的起點,但絕不應是終點。科技應該輔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與關懷自然,而不是取代真實的體驗。唯有適當地取得平衡,讓虛擬科技成為實地體驗的補充,而非替代,才能讓數位時代的人們依然保有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。
這樣的平衡,必須仰賴政策、教育與社會各層面的共同努力。國家自然公園可以持續發展創新數位平台,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自然,同時也應加強實地導覽與戶外課程,讓人們真正走進自然、感受自然。學校與家庭應鼓勵孩子們走出虛擬世界,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好。社會大眾則要培養數位素養,懂得適時放下螢幕,回歸真實世界。
正如海明威所說,世界如此美麗,值得我們為它奮鬥。在虛擬與現實交會的時代,唯有不斷探索與調整,才能在人與自然、虛擬與現實之間,找到最好的平衡。
顏蘭權拍的紀錄片不多,但每每引出社會很高的共鳴和討論;紀錄片需要有自己的生命力去做更多的詮釋,顏蘭權...
薛兆基建議市政府將蓮池潭打造成一座高雄市最大的滯洪池,讓蓮池潭成為豪雨來襲時的「吸水海綿」,免除左營...
蘇修賢認為,不管碰到任何問題、挫折,我們都要勇於面對,用最快的速度來改變自己及想法,清楚知道怎樣面對...
1994年5月29日,康惟壤參加反核四運動,擔任副總指揮工作。
童錦茂的作品充滿了創意和想像力,讓人無法忽視他在藝文領域的獨特魅力。 攝影/蘇士雅
謝天謝地更感謝自己的父母,善良誠信的林高麗娟董事長一手打造的水世界,延伸「關懷弱勢、造福鄉里」的善行...
高雄意誠堂關帝廟主委洪榮豊表示,今年首度舉辦國際扶鸞文化大會,採取公開方式,並按照道教禮俗科儀,獻香...
朱育輝不僅站在客戶立場向公司爭取權益,還主動扮演福爾摩斯協助跡證採蒐,「我父親以前的觀念就是認為保險...
南主角社長薛兆基表示,用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待老人的需求與價值,是一種落伍的觀念;樂齡的新世界,正要以...
左營蓮池潭觀光不能只靠一年幾天的萬年季,或偶一為之燈會加持!事實證明蓮池潭風景區是高雄市夜間觀光的瑰...
南主角廿年磨一劍,千錘百鍊的堅毅,以一持萬的觀點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繼續未完的志業!